在山东泰安,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兵,名叫孙汉三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如今却面临着离休待遇难以认定的困境。
这位老兵,孙爷爷,他出生于1932年,15岁那年,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,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由于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,且属“汉”字辈,战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孙汉三。孙爷爷自述,虽然未曾亲身经历过战火,但他曾在部队担任炊事班长,手下管理着十几个炊事员。服役8年后,孙爷爷退伍回到了家乡,之后在林场工作了20多年,直到退休。
按照当时的政策,孙爷爷1947年入伍,理应享受到离休待遇。然而,由于他手中缺少档案资料,加之当年通讯条件有限,难以找到在外地的战友作为证明人,尽管子女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,但由于缺乏证据,孙爷爷始终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待遇。
或许有人知道,离休待遇在工资、医疗等方面相较于退休待遇有着显著的优势,同时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。
近年来,随着通讯渠道的畅通,孙爷爷的子女们努力搜集证据,寻找证明人,但遗憾的是,由于与当年的战友失联多年,且大多数战友已经离世,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。
孙爷爷共有7个子女,家族和睦,子孙满堂。他还曾把一个儿子送到部队服役。目前,孙爷爷每月的退休金高达5000多元,按理说,他在农村的生活已经衣食无忧,幸福美满。然而,离休待遇难认定的问题,始终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。
孙爷爷的离休待遇认定问题,实际上是一个“历史遗留”问题,像他这样的老兵还有很多。因此,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,妥善解决这些老兵们的“历史遗留问题”,特事特办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兵们的合法权益。
如果孙爷爷的离休待遇能够得到认定,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能够把退休以来的工资等“差额”待遇补上,让这位老兵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,弥补他多年来的遗憾。